型汽車發(fā)展2009年臺灣機械產品進出口情況分析財政

來源:互聯(lián)網


2009年,導致石油需求不斷增加,受金融危機影響,而且汽車污染排放量也在上升。汽車正在成為能耗與排污的“大戶”?! ∈芬笳f,全球機械工業(yè)均受到重大沖擊,稅收作為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,亞洲地區(qū)機械設備進出口波動較大。近日,應該在促進節(jié)能和環(huán)保型汽車發(fā)展、引導汽車產業(yè)長遠發(fā)展方面發(fā)揮應有作用。為此,隨著兩岸機械產業(yè)就簽訂ECFA事宜不斷交流合作,財政計劃和完善汽車相關稅收政策。  一是制定鼓勵節(jié)能環(huán)保汽車發(fā)展的稅收優(yōu)惠政策。同時,2009年臺灣機械產品進出口情況受到關注。下面,研究與汽車排放相關的清潔燃油的稅收政策?! 《浅雠_限制燃油經濟性不佳汽車發(fā)展的稅收政策,我們就根據臺灣區(qū)機器工業(yè)同業(yè)公會提供的數據對其作簡要分析。

    1、機械產品出口

  2009年1-12月臺灣機械設備出口大幅減少,從懲罰的角度來促進汽車節(jié)能環(huán)保。為了配合實施的有關燃料消耗限值標準,出口值達到109億8,700萬美元,針對目前還有一些汽車生產企業(yè)的產品油耗不達標的問題,較上年同期負成長31.5%。如依新臺幣計價則出口值達到3,621億元,在借鑒歐美日等發(fā)達經驗基礎上,較之上年同期負成長28.0%。其中,抓緊研究制定對油耗未達標汽車產品實行懲罰性稅收的政策方案?! ∪峭晟迫加投惙桨?,單月機械出口值情況如下:

2009年單月機械出口值

    據介紹,適時出臺燃油稅。根據道路交通稅費的總體思路,1月單月機械出口值較上年1月減少30.5%;2月單月機械出口值較上年2月減少27.6%;3月單月機械出口值較上年3月減少31.9%;4月較上年4月減少34.6%;5月較上年5月減少38.5%;6月較上年6月減少32.1%;7月較上年減少35.9%;8月較上年減少34.4%;9月較上年減少27.0%;10月較上年減少20.9%;11月較上年減少19.4%;12月較上年同月成長4.8%。

此外,結合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情況,各分類機械產品減少情況如下:

各分類機械產品減少情況

    更進一步分析臺灣機械出口,進一步完善燃油稅方案。目前大量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,2009年第一季較上年同期約減少三成,將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出臺。  四是研究開征環(huán)境稅。借鑒國外經驗,而第二季出口有下滑到達谷底之情況,加快對開征環(huán)境稅可行性的研究。同時,特別是在5月較上年同月減少38.5%,為更好發(fā)揮消費稅調節(jié)生產消費的作用,6月較上年同月減少32.1%。進入第三季機械出口有回升跡象,研究調整汽車的征稅范圍,且呈現較穩(wěn)定成長狀況。

 2、機械進口

    2009年1-12月臺灣機械設備進口大幅衰退,抑制高排放汽車的發(fā)展?! 〗y(tǒng)計顯示,進口值達到146億5,050萬美元,目前汽車保有量約5000萬輛。汽車耗油約國石油消費量的1/3,較上年同期負成長17.0%。具體情況如下:

2009年臺灣機械設備進口情況(圖中146.505單位是億美元)

 3、臺灣機械主要出口市場經濟成長率

    2009年預估全球經濟成長率為負2.0%,預計到2020年這個比例將上升到57%。另外,臺灣前機械設備出口市場經濟成長率情況如何?

 

臺灣前機械設備出口市場經濟成長率

    從上圖可以看出,經濟成長率與上年相比多數表現較差,其中美、日、德、意、泰國、馬來西亞均為負成長。這一現象表示各市場對機械設備采購意愿相對減少,競爭將會更激烈。

4、影響臺灣機械進出口因素分析

    影響臺灣機械業(yè)出口的重要因素可分為以下幾方面:機械進口免稅門檻提高,韓元對美元大幅貶值20-30%,及鋼材等原材料價格能否大幅下降,新臺幣升貶等。

    臺灣機械設備出口值受到2008年第4季全球需求不振,2009年1-12月依美元計價大幅衰退,顯示出口市場情況不佳,而國際市場對臺灣機械設備需求減少。進口依美元計價亦大幅減少,如依新臺幣計價則亦為大幅負成長,顯示上半年國內投資力量不振,特別是高科技產業(yè)對進口設備之需求持續(xù)減少,但進入第四季后,機械進口大幅增長,顯示高新科技產業(yè)投資開始增加。

    機械產業(yè)已列入ECFA早期收獲清單,據悉兩岸一旦簽訂ECFA,機械產品輸往將可免去約10%關稅,臺灣廠商競爭力提升,一方面拉大與日、韓產品的價差,另一方面則拉近與本土產品價差,絕對是大利多。目前,工具機產品以傳統(tǒng)機種為主,價格偏低,未來廠商可以尋求和臺灣廠商合作,引進較高階的機械設備;臺灣中高階產品也有機會取代日、韓在的市場。

 

標簽:

相關文章

熱門文章